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组件化编程开发是目前大多数软件开发程序员都在学习与使用的一种编程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组件化接口编程架构优势分析。
逻辑组件:提供了我们编程常用的程序控制结构,有条件结构、循环结构;条件结构提供单条件(if)组件、分支判断组件(if…else)两种;循环结构提供循环组件(loop)和循环跳出组件(break);还提供了过程变量的定定义。
数据组件:数据组件提供了对数据库操作的封装,可以对查询、更新、自定义查询等关键逻辑进行封装。提供了API编程中要对数据库可视化能力。通过数数据访问组件,可以根据业务要求快捷对数据进行操作。
服务组件:编程过程免不了要调用外部系统或其他模块的服务,外部服务组件提供了外部服务访问的封装,拖拽外部服务组件就可以一键访问外部服务,无无需任何代码。
规则组件:规则组件实现跟规则中心对接,针对一些复杂业务逻辑需要通过业业务规则来控制时,可以使用规则组件来调用规则中心的能力,复用规则的扩扩展能力实现业务逻辑的规则化。
流程组件:流程组件实现了调用流程平台已有流程的能力,若在API逻辑中要引用流程,可以使用流程组件调用流程平台的流程启动、流程流转等能力实现现对业务流程的控制,满足业务处理中跟业务流程的关联互动。
工具箱组件:若API处理逻辑中还需要需要做一些特殊处理,需要单独写代码实现,工具箱组件提供一些自定义函数库供复用,可以直接使用工具箱的函数数库进行开发,也可以开发自己编写扩展的函数直接集成到API处理环节中。
高效率:业务开发聚焦业务逻辑,无需关注技术;
低成本:通过复用组件和能力,交付周期更短成本更低;通过API处理逻辑可视化展示,降低了后续开发维护成本;
低门槛:无需编程经验,可以全民开发;
高质量:代码基本是自动生成,质量内建;
全程可视化:设计、编码、调测都提供可视化工具;
自主掌控:API处理逻辑以流程图可视化展示,对客户可以实现自主掌控。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