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华为认证体系是全球公认的权威资质标准之一,而 HCNA 作为华为认证的入门级证书,曾是无数从业者踏入行业的 “第一块敲门砖”。尽管随着华为认证体系升级,HCNA 已逐步过渡为 HCIA(华为认证 ICT 工程师),但仍有许多人对 “HCNA 是什么”“其认证价值是否延续” 存在疑问。本文将从证书定义、发展演变、认证内容、职业价值等维度,全面解析 HCNA 证书,同时结合 2025 年行业现状,说明其与现行 HCIA 的衔接关系,为 ICT 新人提供清晰的认知与决策参考。
一、HCNA 的核心定义:华为认证体系的 “入门基石”
HCNA,全称为Huawei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是华为于 2013 年推出的入门级 ICT 认证,定位为 “面向 ICT 领域零基础或基础薄弱人群的基础能力认证”。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握 ICT 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操技能,建立行业认知,为后续进阶学习或就业打下基础。
在华为认证体系未升级前,HCNA 与 HCIP(华为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HCIE(华为认证网络专家)共同构成 “三级认证体系”,覆盖从入门到专家的完整能力梯度。其中,HCNA 作为最低层级,聚焦 “基础网络知识与设备操作”,不区分细分技术方向,是考取中高级认证的前置基础(早期部分方向要求必须通过 HCNA 才能报考 HCIP)。
二、HCNA 的发展演变:从 “HCNA” 到 “HCIA” 的体系升级
随着 ICT 技术从 “传统网络” 向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多领域拓展,华为于 2019 年对认证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将 “HCNA” 正式更名为 “HCIA”(Huawei Certified ICT Associate,华为认证 ICT 工程师),核心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也是理解当前 HCNA 相关疑问的关键:
(一)名称与定位调整:从 “网络” 到 “ICT” 的范围扩展
早期 HCNA 聚焦 “网络技术”(如路由交换、无线局域网),而升级后的 HCIA 覆盖 “全 ICT 领域”,除传统网络方向外,新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安全等细分方向,更贴合当前 ICT 行业 “多技术融合” 的发展趋势。例如,原 “HCNA-Storage”(存储方向)更名为 “HCIA-Storage”,原 “HCNA-Security”(安全方向)更名为 “HCIA-Security”,名称前缀的调整体现了技术范围的拓宽。
(二)认证要求与内容更新:适配新技术需求
升级后的 HCIA 在考试内容上删除了部分过时技术(如传统 SDH 传输技术),新增云计算基础(如华为 FusionSphere)、SDN(软件定义网络)、5G 基础等前沿内容,确保认证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同步。例如,网络方向的 HCIA 考试中,新增 “VXLAN 虚拟网络”“eSight 网络管理” 等模块,取代了原 HCNA 中的 “传统帧中继技术” 等内容。
(三)证书效力的衔接:旧 HCNA 证书仍有效,新考生需考 HCIA
需要明确的是:
-
旧 HCNA 证书:2019 年体系升级前考取的 HCNA 证书,仍在有效期内(原 HCNA 证书有效期 3 年)的,可正常在华为官网查询,企业招聘中仍认可其基础能力证明价值;过期后需按现行规则重认证(需考取对应方向的 HCIA 证书);
-
新考生报考:2019 年起,华为已停止 HCNA 认证的报名与考试,新考生需报考对应方向的 HCIA 证书,考试流程、费用与原 HCNA 基本一致(如考试费仍为 200 美元),可理解为 “HCIA 是 HCNA 的升级版,而非全新证书”。
三、原 HCNA(现 HCIA)的认证内容:考什么?怎么考?
无论是原 HCNA 还是现 HCIA,作为入门级认证,其考试难度较低,聚焦 “基础理论 + 简单实操”,适合零基础人群入门。以当前主流的 “HCIA-Routing & Switching”(路由交换方向,对应原
HCNA-R&S)为例,核心认证内容与流程如下:
(一)考试内容:基础理论与简单实操结合
考试分为 “理论笔试”(无实验考试,区别于中高级认证),时长 90 分钟,满分 100 分,60 分合格,核心内容包括:
-
ICT 行业基础:华为认证体系介绍、ICT 技术发展趋势(如 5G、云计算对网络的影响)、网络基本概念(如 OSI 七层模型、TCP/IP 协议栈);
-
网络设备基础:华为路由器、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如接口类型、Console 口配置)、设备启动流程、基本配置命令(如用户登录密码设置、设备命名、IP 地址配置);
-
路由技术:静态路由配置、RIP 动态路由基础(简单网络拓扑的路由条目学习);
-
交换技术:VLAN 划分与 Trunk 链路配置、STP 生成树(防止二层环路)、DHCP 服务器配置(自动分配 IP 地址);
-
网络安全基础:ACL 访问控制列表(简单流量过滤)、Telnet 远程登录安全配置;
-
网络管理与故障排查:eSight 网络管理平台基础使用、简单故障排查(如 IP 地址冲突、路由配置错误)。
(二)报考条件与流程:门槛低,流程简单
原 HCNA 与现 HCIA 的报考条件、流程基本一致,对学历、工作经验无严格要求,是零基础人群的理想入门选择:
-
报考条件:无学历、专业、工作经验限制,学生、转行人群均可报考,建议先通过华为免费线上课程(如华为开发者联盟的 “HCIA 入门课”)或培训机构基础班学习,再报名考试;
-
登录华为认证官网(Huawei Certification),注册个人账号,完善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需与考试证件一致);
-
选择对应方向的 HCIA 考试(如 “HCIA-Routing & Switching”),预约考试时间(可选择未来 3 个月内的任意时段,需提前 72 小时预约);
-
缴纳考试费(2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400 元,支持信用卡、支付宝支付);
-
考试当天携带身份证(或护照)到指定考点(全国约 200 个考点,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 Prometric 考点)参加笔试;
-
证书获取:考试合格后 7 个工作日内,可在华为官网下载电子版证书(无纸质证书,可自行打印),证书有效期 3 年,到期前需通过 “重认证笔试”(费用与初考一致)延续有效期。
四、HCNA(现 HCIA)的职业价值:含金量如何?适合谁考?
尽管
HCNA 已升级为 HCIA,但作为入门级认证,其核心价值未变 —— 为 ICT 行业新人提供 “基础能力证明”,帮助突破就业门槛,同时为后续进阶打下基础。2025 年行业背景下,其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就业 “敲门砖”:降低零基础人群的就业门槛
对学生、转行人群(如从传统 IT 运维转向网络工程师)而言,HCIA(原 HCNA)证书是简历中的 “加分项”,尤其在中小企业招聘 “初级网络工程师”“IT 支持工程师” 等岗位时,能有效弥补 “无工作经验” 的短板:
-
企业招聘偏好:60% 的中小企业在招聘初级网络岗位时,将 “持有 HCIA/HCNA 证书” 列为 “优先条件”,而非 “硬性要求”,但同等条件下,持证者的简历通过率比无证者高 30%-40%;
-
岗位适配:适合的岗位包括 “网络设备调试员”(配置路由器、交换机)、“IT 支持工程师”(企业内部网络维护)、“网络运维助理”(协助中高级工程师进行设备巡检)等,起薪在二三线城市约 4000-6000 元,一线城市约 6000-8000 元。
(二)进阶 “垫脚石”:衔接中高级认证与技能提升
HCIA(原 HCNA)是考取 HCIP(中级)、HCIE(专家级)认证的 “基础认知阶段”,尽管华为当前允许跨级报考(无需通过 HCIA 即可直接考 HCIP),但零基础人群直接报考 HCIP 难度较大,而通过 HCIA 学习建立的基础,能显著提升后续备考效率:
-
技能衔接:HCIA 中的 “静态路由”“VLAN 配置” 等内容,是 HCIP 中 “OSPF 协议”“BGP 协议” 的基础,跳过 HCIA 直接学 HCIP,易出现 “基础不牢,后续难懂” 的问题;
-
认证路径建议:零基础人群推荐 “HCIA→HCIP→HCIE” 的阶梯式考证,HCIA 阶段投入 1-2 个月学习,掌握基础后再冲刺中高级认证,能降低学习压力,提升通过率。
(三)行业认知建立:快速了解 ICT 领域的 “通用语言”
HCIA(原 HCNA)的学习过程,本质是 “建立 ICT 行业基础认知” 的过程 —— 通过学习网络协议、设备操作、行业术语,新人能快速理解同事、客户的沟通内容,避免因 “不懂基本概念” 导致工作脱节。例如,掌握 “VLAN”“ACL” 等术语,能快速参与企业网络故障排查会议;了解华为设备的配置命令,能更快上手实际工作中的设备操作。
五、适合考取 HCIA(原 HCNA)的人群:谁该考?
2025 年 ICT 行业背景下,以下三类人群最适合考取 HCIA 证书,能最大化发挥其职业价值:
(一)ICT 专业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 “加分项”
计算机、通信、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应届生,考取 HCIA 证书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 企业招聘时,应届生无工作经验,证书成为 “能力替代指标”。例如,某通信企业 2025 年校招中,持有 HCIA 证书的应届生,起薪比无证者高 500-800 元,且优先分配到核心网络部门(如网络规划部),而非边缘的 IT 支持部门。
(二)跨行业转型人群:零基础入门的 “引路牌”
从传统行业(如行政、销售)转向 ICT 领域的人群,HCIA 是 “最低成本的入门方式”—— 无需投入大量时间(1-2 个月可备考通过),通过证书学习掌握基础技能,再结合实习或兼职积累经验,能快速实现转型。例如,某转行案例中,原行政人员通过 1 个月学习考取 HCIA 证书,成功入职小型 IT 公司担任网络运维助理,月薪 6000 元,比原岗位薪资提升 30%。
(三)初级 ICT 从业者:夯实基础的 “补短板工具”
已从事 IT 运维、技术支持等基础岗位,但缺乏系统认证的从业者,考取 HCIA 能弥补 “理论知识碎片化” 的短板。例如,某企业 IT 支持工程师,日常工作仅负责电脑维修、打印机调试,考取 HCIA 后掌握了网络设备配置技能,成功晋升为 “网络运维工程师”,薪资提升 25%,负责企业路由器、交换机的日常管理。
六、常见误区澄清:关于 HCNA(HCIA)的 3 个关键问题
(一)误区 1:“HCIA 证书含金量低,考了没用”
真相:HCIA 作为入门级证书,确实无法与 HCIP、HCIE 的高薪竞争力相比,但对零基础人群而言,其价值在于 “入门门槛低、能快速建立基础”。企业招聘中,“有 HCIA 证书” 比 “无证” 更能证明求职者的 “学习意愿与基础能力”,尤其在二三线城市的中小企业,HCIA 仍是筛选初级岗位的重要参考。
(二)误区 2:“必须先考 HCIA,才能考 HCIP”
真相:华为 2019 年体系升级后,已取消 “HCIA 作为 HCIP 前置条件” 的要求,考生可直接报考 HCIP。但零基础人群直接考 HCIP,因缺乏基础理论与操作积累,通过率仅 30% 左右(HCIA 考生通过率约 70%),反而浪费时间与考试费。建议零基础者先考 HCIA,再考 HCIP,循序渐进提升能力。
(三)误区 3:“HCIA 证书过期了,就没用了”
真相:HCIA 证书过期后,虽无法在华为官网显示 “有效状态”,但在简历中仍可注明 “曾考取 HCIA 证书”,企业会认可其 “具备相关基础能力”。若需恢复证书效力,可重新报考对应方向的 HCIA 考试(无需重学,有基础者备考 1-2 周即可通过),或直接考取 HCIP(HCIP 证书可覆盖 HCIA 的基础能力证明价值)。
结语:HCIA(原 HCNA)——ICT 入门的 “性价比之选”
尽管
HCNA 已升级为 HCIA,但其作为 “ICT 入门级认证” 的核心定位未变。对零基础人群而言,考取 HCIA 证书,不仅能掌握基础的网络技术与设备操作技能,更能获得企业认可的 “基础能力证明”,为后续职业发展铺路。
2025 年 ICT 行业中,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但 “基础能力” 始终是进阶的前提。无论是学生、转行人群还是初级从业者,若想进入网络、云计算、安全等 ICT 领域,HCIA(原 HCNA)仍是 “性价比最高的入门选择”—— 投入 1-2 个月时间、1400 元左右的考试费,就能获得行业认可的基础资质,为后续冲刺更高阶认证、获取高薪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记住,ICT 职业发展是 “长期赛道”,HCIA 只是第一步,持续学习与实践,才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