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前端工程化编程开发技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被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程序员掌握,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前端工程化的用法都有哪些。
1、开发环境的本地服务器与Mock服务
在前端工程化开发中,通过构建工具可以将代码进行编译,然后在浏览器中进行调试,但是在开发过程中源码的每次修改都需要执行一次构建,构建完成后才能在浏览器里运行,这对前端工程师来说无疑就是一种灾难。要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本地服务器与构建工具结合,对源码进行监听并在修改之后触发动态构建,使用自动化构建的方式代替人工。这种动态构建是使用本地服务器解决开发层面上的问题。
Mock服务解决的是前后端协作开发的问题,前后端开发人员提前约定好规范,前端工程师通过本地服务器提供的Mock数据接口辅助前端逻辑的编写和功能模块的开发。如果项目中需要服务器端渲染(SSR),本地服务器还需要具备解析HTML模板的能力,同时Mock服务提供SSR所需的初始化数据。
前端工程师可以使用本地服务器提供的Mock数据接口,在后端人员开发的同时,进行前端逻辑的并行开发,等到后端真实接口开发完成后,将前端请求的地址从Mock服务迁移到服务器的生产环境即可。
2、规范化约束
无论是服务器端开发还是前端工程化开发,规范化的约束都至关重要。开发人员在设计项目的整体架构时,为了考虑到项目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高内聚性等因素,会对代码进行封装,使用配置化操作,为项目开发带来便利,这必然要求业务代码编程范式遵循既定的约束。这种约束虽然带来了开发上的便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代码的可移植性。例如,在项目中使用了某个构建工具来解决项目需求,但是如果有一天项目需要更换另一个构建工具时,代码中原有的构建工具的配置会成为冗余代码,而且不能保证这类配置不会对新构建工具产生冲突。即便是没有产生冲突,对代码的性能优化也是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的。工程化方案作为一种服务,应该尽量降低对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是制定编程范式约束规范时重要的考虑因素。
3、项目部署流程化
站在前端开发的范畴来说,项目部署是指前端开发人员将构建产出的代码包部署到测试服务器的过程,而并非是将测试完成的代码发布到生产环境的过程。在部署过程中,要考虑目标服务器、路径信息是否与项目一一对应,并且可供负责部署到生产环境的开发人员进行配置,部署的操作流程应尽量简单。
在部署流程中,使用命令行取代工具执行(例如FTP)本地部署,能够极大的提高部署的速度和效率,但是这只是初级阶段的部署流程。考虑团队协作和安全方面的因素,佳的方式应该是搭建一个可供严格审查、队列控制、操作简化的部署平台,并且有专人负责掌握流程进度。虽然这种搭建部署平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整体的部署速度,但是加强了团队协作和安全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